中國共產黨南充市第七屆委員會
第十次全體會議公報
(2024年6月12日中國共產黨南充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通過)
全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及歷次全會決策部署,聽取和討論了張冬云代表市委常委會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南充市委關于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奮力譜寫現代化南充建設新篇章的決定》《中共南充市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張冬云就兩個《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全會充分肯定市委常委會的工作
一致認為,今年以來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市委切實擔負促一方發展、惠一方民生、保一方平安的重任,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主要推進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推動投資平穩增長、持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全力維護大局安全穩定、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等工作,統籌做好了持續推進對外開放、全面深化改革創新、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強化常委會自身建設等工作,全市上下呈現出人心士氣持續提振、經濟發展恢復向好、社會大局安全穩定的良好態勢。
全會指出
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奮力譜寫現代化南充建設新篇章,要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突出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落實省委“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自身條件和比較優勢,扎實推進發展方式、發展動力、發展領域、發展質量變革,不斷增強經濟引領力、要素集聚力、區域輻射力。
全會強調
全會強調
要深入落實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奮力譜寫現代化南充建設新篇章的發展路徑。堅持工業立市戰略,牢固樹立“產業為本、工業當家”理念,堅持支柱性產業和成長性產業“雙輪驅動”、內培和外引“雙向發力”、擴規模和提質效“雙軌并行”,挺起經濟大市工業“硬脊梁”。堅持文旅興市戰略,加快推進文旅設施升級、文旅業態培育、文旅品牌塑造,建設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堅持綠色優市戰略,一體推進綠色生態、綠色產業、綠色鄉村建設,加快建設嘉陵江綠色生態經濟帶示范市。堅持開放活市戰略,持續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創新完善招商引資體制機制,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堅持人才強市戰略,深度融入全省建設創新人才集聚高地總體布局,推動頂級人才突破、領軍人才集聚、青年人才倍增,為南充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全會強調
要扎實開展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奮力譜寫現代化南充建設新篇章的重點行動。開展新型工業化攻堅突破行動,推動產業規模快速增長、企業主體迅速壯大、園區能級加速提升、攻堅合力提速匯集,聚力打造省級新能源汽車與智能汽車產業集群、成渝地區北部電子信息產業基地、西部重要的化工中間品穩鏈保供基地和輕紡特色產業集群。開展農業特色優質發展行動,持續做大生產供應鏈、做強精深加工鏈、做響品牌價值鏈、做實要素保障鏈,全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丘陵集中發展示范區。開展文旅產業升級賦能行動,提升景區品質,優化發展布局,創新業態產品,培育優質企業,創新營銷推廣,全力打造巴蜀文化傳承創新和旅游發展高地。開展商貿提質增效行動,促進消費結構優化升級、市場主體做大做強、外貿外資擴容增量。開展營商環境優化爭先行動,聚焦高效率優化政務服務,聚焦便捷化完善交通體系,聚焦控成本強化要素保障,聚焦公平性優化市場秩序和法治環境。開展民生福祉持續增進行動,突出就業優先導向,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深入推進健康南充和美麗南充建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兜牢民生底線。開展重大風險防范化解攻堅行動,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開展干部隊伍培優建強行動,強化理論武裝,鮮明用人導向,優化干部結構,鍛造過硬本領,提升法紀素養,激勵擔當作為,著力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全會指出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縱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扎實推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努力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奮力譜寫現代化南充建設新篇章奠定更加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
全會指出
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載體。要煥新升級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產業,突破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壯大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發力新材料產業,沿鏈發展低空經濟,積極培育人工智能產業和氫能產業,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要積極推進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持續提升農產品商品化率,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快川東北區域金融中心建設,促進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
全會強調
要把科技創新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要建強科技創新平臺,積極創建國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統籌布局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等平臺,規劃建設川東北技術轉移交易中心、市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要壯大各類創新主體,引導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創新實力,積極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要加強成果轉化應用,推進政產學研協同創新。要打造專業人才隊伍,深入實施“嘉陵江英才工程”“果州優才計劃”和高端人才領跑計劃等,積極培養“高精尖缺”產業技能人才。
全會指出
新質生產力就是綠色生產力。要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持續開展“碳達峰十大行動”,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完善生態環境補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快“無廢城市”建設。要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推進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企業和節約型機關建設。要全面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筑牢嘉陵江中游生態屏障。
全會強調
培育新質生產力要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要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抓好工業用地供應制度、公共數據資源管理和運營機制、教育科技人才綜合改革,深化南充臨江新區集成授權改革試點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南部縣域集成改革試點工作。要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打造全國復合型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建成國家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完善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發展政策,推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全會指出
學習宣傳貫徹市委七屆十次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上下的重要政治任務。各級黨委(黨組)要深入抓好傳達學習、宣傳宣講和貫徹落實,引導全市黨員干部切實把思想統一到貫徹全會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落實全會部署上來。
全會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有關規定
全會號召